恒大支付宝入局,充电桩竞速模式开启!
截至今年5月,充电桩数量超过1万台的运营商共有十家,其中特来电以21.9万台位列第一、星星充电以19.3万台位列第三、云快充以6.7万台位列第四,依威能源以2.7万台位列第六。
资本涌入发展加速
面对市场对功能升级、快速充电的新型充电桩系统的需求,不少充电桩运营商已计划借助融资加强相关研发工作。
一个半月的时间里,6家充电桩运营商获得融资,其中2家融资额达到3亿元人民币以上——资本涌入的热度证实着,充电桩领域正在迎来又一次的投资潮。
不过,与此前的几轮融资不同,各路资本之所以近期密集涌入充电桩赛道,不仅仅缘于新能源汽车的热销以及充电桩利好政策不断出台,从技术层面来看,更大程度上是看好“新型充电桩系统”带来的新机遇。
不足两月六笔融资
自5月以来,充电桩行业开始受到资本市场的特殊青睐。5月17日,充电桩服务商星星充电宣布获得高瓴领投、IDG、北京泰康投资、禹达投资、宝龙与远洋地产等跟投的B轮融资,投后估值155亿元人民币。
6月11日,国内最大的社区及目的地充电服务商依威能源宣布完成新一轮融资,融资金额不少于3.5亿元人民币,本轮融资由香港电讯领投,大湾区共同家园投资有限公司及发展基金、华盛设立的基金等跟投。
6月20日,特锐德发布公告称,子公司特来电拟通过增资扩股方式引进普洛斯、国家电投、三峡集团等战略投资者,投后估值约为136亿元人民币,增资金额合计约3亿元人民币。
6月21日,云快充宣布完成B1轮融资,投资方为宁德时代、合力资本和财信金控旗下财信产业基金。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5月,充电桩数量超过1万台的运营商共有十家,其中特来电以21.9万台位列第一、星星充电以19.3万台位列第三、云快充以6.7万台位列第四,依威能源以2.7万台位列第六。
除了4家头部企业,还有另外2家规模较小的充电桩企业也在近期获得融资,但金额较少。5月25日,超级充电解决方案供应商昇科能源宣布完成数千万元人民币pre-A轮融资。5月29日,中电智谷获得慢牛基金500万元人民币天使轮融资。
政策行业两发力
充电桩行业受到资本青睐并不是一件令人意外的事情。作为国家“新基建”重点投入的七大新兴产业之一,充电桩的建设运营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5月底,国内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580万辆,充电基础设施累计数量为187万台,车桩比为3.1:1。
而《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指南(2015—2020)》设置的2020年车桩比目标为“1:1”。可见,目前国内充电桩数量仍有较大增长空间。赛迪顾问预测认为,未来30年,中国充电桩总数将达到6480万台,市场规模超万亿元人民币。
新型充电桩系统正给充电桩行业带来发展新机遇,这也是资本市场近期特别青睐充电桩行业的原因之一,“早前建设的充电桩功能简单、充电速度也偏慢,眼下,随着锂电池能量密度的提高,续航里程的增加,市场需要功能升级、快速充电的新型充电桩系统快速配套建设”。
与企业端高涨的研发热情相呼应,监管部门在政策层面也不断释放出对新型充电桩系统的支持信号。5月20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在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提升充换电基础设施服务保障能力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中提出,“加强车网互动等新技术研发应用。包含推动V2G协同创新与试点示范;鼓励推广智能有序充电;加强充换电技术创新与标准支撑”。
恩泽能源是一家致力于新能源汽车集中式充电场站建设、光储充一体场站建设、电桩销售及场站运营服务为主的新能源配套企业。
企业积极投身超级快充与无线充电技术方面研发,改变充电新格局。公司立足陕西西安,辐射全国。
结合大数据、云计算等互联网技术,搭建智慧管理云平台,为公交、物流、专车、政府、出租、分时租赁等各大行业及新能源出行生态提供满足个性化需求的充电服务和预约、售后、管理等增值服务。
未来,恩泽能源将通过建设城市级快速充换电网络与综合运营平台,打造设备层、控制层、调度层、平台层的四层结构,提供“车网协同、智能互联、专业运维”的绿色出行综合服务。
站在产业链的高度,以共享充电设施为平台,链接技术、信息、金融、商业、管理等要素,优化产业生态各节点之间的交互方式和资源组织方式,为未来绿色出行生态体系,提供充电设施及运营解决方案,打造出行服务大平台,立志恩泽天下能源生态。